聚焦思政研教学,开拓育人新思路 ——林顺来校长主动联系思政教师,深入思政课堂参与听评课
为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,扎实推动思政课堂教学改革,切实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,在学科建设中不断推动思政教师队伍发展,3月20日上午,漳州一中校长林顺来密切联系思政课教师,深入高中思政课堂,与政治教研组教师一同参与了新任教师欧跃彬题为《人民代表大会: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》的教学公开课的听评课活动。
本次欧跃彬老师汇报的课题是统编人教版必修三《政治与法治》的第五课第一框《人民代表大会: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》。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,以今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的时政素材为情境展开,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框架,从人民到人大代表再到人民代表大会的线索设计了三个子议题:“民之所盼,我来建言”——“民之重托,代表发声”——“民之所呼,国家作为”。围绕三个子议题展开议学活动,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、关注教育发展、关注生活,增强学生政治认同、科学精神、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,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体现了思政课的思想性和价值引领作用。
汇报课后政治教研组组长吴宝燕老师组织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,大家本着对培养新老师负责的态度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,及时发现问题、剖析原因、分享经验、达成共识。听课老师一致认为欧老师的教学汇报课可圈可点,教学注重落实学科素养目标,整节课逻辑清晰,学科特色鲜明,充分展示了“育人为本”的新课程理念。
林顺来校长肯定了新老师的成长与进步,对欧老师提出了殷切希望,并鼓励与会思政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、更新专业知识、拓展知识储备、提高实操水平、共同打造高效课堂,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性发展,当好学生的“引路人”。最后,林校长为此次听评课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,对高中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了“三气”要求:一是要宣传正气,思政课教学应从大处着眼,要“接天线”,深刻贯彻党的大政方针,要把二十大精神更好融入思政教学;二是要接地气,思政课教学应从小处着手,要结合省情、市情、校情和学情,按照贴近性原则精选教学情境与素材,深入浅出,把思想理论讲得通俗易懂;三是要有生气,把课上得生动,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活动,激发学生兴趣,让思想理论润物细无声,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,引导学生的行为。
潮平岸阔催人进,风正扬帆正当时。每一堂课都是一种磨砺,一种收获,一种成长,每一次听评课都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过程!本次活动务实求真、效果显著,促进了我校思政教师拼搏奋进,增强了我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